
图为如今石板岩村内溪流风景。

图为团队队员为村民讲解助农扶贫政策,宣传新型助农模式。

图为团队成员进入乡村家庭,展开实地调研。

图为团队成员帮助村民售卖滞销农产品。
为调研安阳市林州太行山区农户脱贫进展现状,深入了解当地农产品滞销发展难处。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“脱贫攻坚服务团”队成员于7月2日-10日赴太行山区开展实地走访调研。以调查问卷、采访等方式切实了解农产品推广及销售难等问题,助力太行山区脱贫攻坚。
传承扁担精神,助力农户经济安阳市林州地带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,地处豫、晋、冀三省交界处,既有秀美险峻的太行风光、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,又有特色风味的农家产品。为深入了解当地发展状况,团队成员决定前往林州林虑山石板岩村进行调查。石板岩村落群山环绕,石墙、石瓦、石房是当地民居的典型代表,当地村民们世代务农,依靠售卖农产品以维持生计。队员们与当地村民们交流后得知,过去几年石板岩村几乎与世隔绝,复杂的地势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自产自销,在村中开辟农田种植。后来在国家扶持下成立石板岩供销合作社,合作社发扬“扁担精神”凭借一副扁担为村民运送物资。
由于初期石板岩村经济发展状况较差,农业呈分散化发展,又因土地集约化程度较低,导致劳动力外流,以致当地留守现象严重。如今,在当地政府的宣传下,石板岩村选择保留了当地特色民居,同时配合当地旅游业的发展。2017年石板岩村成功入选“中国特色小镇”名单。
打响脱贫攻坚,用心扶持农业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,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,石板岩村开始开发林虑山旅游资源,成立太行山大峡谷、王相岩、桃花谷等多个旅游项目,成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。当地村民由外出打工务农渐渐转型为开展当地农家乐、售卖特色农产品——黑枸杞、野桑葚、山杏等。受到了各地游客的一致好评。
但由于今年疫情影响,景区效益下滑。经团队在村内走访调查后发现大部分村民家中均有滞销的农产品。滞销农产品多为村民手工制作,制作难度较高且保存周期较短。7月3日,团队共分成三组,分别负责调研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市场、农产品滞销的原因以及村民脱贫攻坚战的问卷调查。
当地村民李厂一家农产品滞销现象严重,手工制作的红薯粉条与野蜂蜜大量滞销,这种现象大多因无固定客源、销售渠道狭窄、农产品品牌推广力度不够导致。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团队决定对滞销农产品进行分类,同时关注滞销农产品的营销活动,针对各种滞销农产品分别进行打折、减价等方式进行促销。另外两组成员负责调研村民滞销农产品的宣传方向,通过“互联网+”的方式以拓宽销售渠道,分别通过朋友圈,qq动态,直播卖货等方式进行农产品的宣传销售。同时队员们向当地村民宣讲国家关于农产品扶持的相关政策,只有让更多村民了解相应的政策才能起到引导作用,让滞销农产品找到出路。
扶贫任重道远,助农砥砺前行关于林虑山石板岩村农产品滞销问题,团队成员进行商讨,他们认为造成农产品滞销的关键原因,在于农产品推广力度不足导致消费者的了解较少。同时没有成立自主品牌,无法形成品牌效应。对于农产品的销售,更应加大对于宣传力度,扶持成立自主品牌,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,促进农产品销售渠道正规化、商业化、严格化,让农产品销售在不久后再次焕发生机。7月7日-8日,团队成员与当地村委商讨后,决定分组帮助当地村民售卖滞销农产品。小组成员分别在路边、集市等地售卖农产品,售卖的同时也起到宣传作用。另一小组则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售卖,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太行山农产品。
7月9日,团队对本次助农调研成果进行汇总。在艺术设计学院的支持和林虑山石板岩村村委会的大力配合下,至10日傍晚,“脱贫攻坚青春团”扶贫助农的工作基本完成。服务团队秉承着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原则,认真领悟“三下乡”的实践精神,在团队负责人求真务实的领导下,成员们各司其职,与当地村民沟通并配合开展各项工作在与当地村委干部交流时,不仅队员感受到了当地的淳朴民风,也感受到了基层干部与当地村民水乳交融的真挚情感。此次石板岩村的扶贫助农行动,从前期的准备工作,到后期共同商讨解决农产品滞销问使助农行动成员们经历颇多,也使他们收获颇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