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居民了解水源状况。

图为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张凤琦担当疫情志愿者。

图为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(左)疫情期间担当志愿者,协助排查。

图为实践队员在当地调查地摊经济情况。
7月5日-9日,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探寻青春故事服务团,在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的指引下,围绕“返家乡、为家乡”实践为主题展开了关于大学生“返家乡,为家乡”问题的调研工作,展现出大学生努力承担责任的时代风采。
保护环境,共建生态新家园。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,围绕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和意识,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组织学生于7月5日-8日,分别以聊城、平顶山为分队前往当地水域就水源地污染治理、垃圾分类、绿色物流、废品回收、节能减排、生态保护、资源开发、自然灾害预防等问题,展开了“返家乡,为家乡”水资源问题的调研工作、科普知识宣讲。实践队员通过为期4天的返家乡走访调研,围绕乡村水源地污染治理、水源地周边生态调研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意识宣传、水环境水生态宣传保护、助力河长制等,帮助成员更好地了解了家乡水源地污染治理、水源地周边生态保护的情况,同时,我们会将走访调研过程所得到的数据提交给当地相关部门,为家乡水源地污染治理建言献策,更好的承担起保护母亲河的重任。
众志成城,携手同心共抗疫。今年是特殊的一年,疫情期间,当代青年不畏艰险,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同时,当代大学生应肩负时代责任,高扬理想风帆,做有理想、有追求的大学生,做有担当、有作为的大学生,做有品质、有修养的大学生。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,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。
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张凤琦在疫情期间主动担当志愿者,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楼道消毒、进出车辆和人员排查、测量体温、信息登记等工作,不畏风险,同抗疫战士一起共克时艰,助力一线工作者“疫”无反顾打胜仗。他说:“尽管我不能像医务人员那样与病魔争分夺秒救治患者的能力,但可以尽我所能去为全国疫情防控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。”
钟立鸿是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一名党员大学生,疫情爆发以来,他每天都在关注疫情动态,看到疫情防控一线人员非常辛苦,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。听说家乡招募志愿者,第一时间就报了名。“我不怕危险,防护知识我都懂,我是党员,更要尽一份自己的力量。”在疫情期间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,只为不负祖国学校老师父母的培养,承担起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.
地摊经济,复工复产正当时。如今国内疫情日渐好转,为加快经济恢复发展,复工复产迫在眉睫,越来越多的青年为响应我国政策号召,经营地摊经济。政策更趋包容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下面子自食其力,出来摆摊。有年轻人说出了这样的心里话--摆地摊自食其力,值得骄傲。勤劳且追逐梦想,使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。实践队员通过走访调研,亲身感受到地摊经济的实际意义。
每一个充满“烟火气”的地摊,都是现时经济的促活因子。在为期4天的实践调查中,大学生对地摊经济的接受度普遍很高,从他们的言语中,可以看出地摊市场是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的,所以他们对地摊市场也是抱着积极的态度的,绝大多数学生在摆地摊的经历中都深深地意识到挣钱的不易,还有摆摊的种种技巧和方法,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处理在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。从中可以不断积累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,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、生活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。